工業互聯網的本質,就是通過開放的、全球化的通信網絡平臺,把設備、生產線、員工、工廠、倉庫、供應商、產品和客戶緊密地連接起來,共享工業生產全流程的各種要素資源,使其數字化、網絡化、自動化、智能化,從而實現效率提升和成本降低。
讓我們通過幾個典型案例,來看看工業互聯網到底能帶來多大的價值。
第一個案例是德國西門子。作為工業4.0概念的提出者,德國也是第一個實踐智能工廠的國家。位于德國巴伐利亞州東部城市安貝格的西門子工廠,就是一個高度數字化的智能工廠。在占地10萬平方米的廠房內,員工僅有1000名。近千個制造單元,全部通過物聯網進行聯絡,大多數設備都在無人力操作狀態下進行挑選和組裝。在這個工廠里,每100萬件產品中,次品約為15件,可靠性達到99%,追溯性更是達到100%!
第二個案例是瑞士的ABB集團。ABB是電力和自動化技術領域的世界級巨頭企業。他們研發了ABB Ability智能傳感器技術,將生產的電機與云服務連接。該技術就像給電機佩戴了健康腕表,對電機的運行情況進行精確監測,并在云端對數據進行算法分析。一旦發現問題,就進行預警。采用該技術之后,降低了70%的故障停工時間,延長了30%的使用期限,減少了近10%的能耗。
第三個案例是中國美的集團。美的集團是中國最大的家電制造企業之一,也打造了自己的工業互聯網標桿工廠。在它的磁控管(微波爐的核心設備)工廠里,搭建了完整的信息化應用框架,打通了各大系統的數據接口,實現了內外互聯、虛實互聯。美的自研的MES(制造執行系統)首先實現了與云端上面供應商數據的對接,打通了供應商來料的入庫、品質和生產計劃。然后,打通了物流、質量管理系統,實現了對物流配送、品質管控的控制。接著,在產品開發上通過PLM(產品生命周期管理)實現制造和研發同步。最后,在銷售端,通過CRM(客戶關系管理)系統和客戶對接。這樣一來,真正實現了全流程打通。改造之后,這個數字化工廠的自動化率高達95%,關鍵工序不良改善達30%以上;人員效率提升88% ,空間產出效率提升79.2%。
總而言之,工業互聯網帶來的效率提升,是有目共睹的。節約下來的成本,也是真金白銀。
(主要內容來源于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