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深化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國發〔2016〕28號)、《甘肅省人民政府關于深化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的實施意見》(甘政發〔2016〕96號)、《平涼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平涼市深化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實施方案的通知》(平政辦發〔2017〕69號)等文件精神,促進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加速制造業提質增效,推動制造業轉型升級,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平涼海螺、崇信電廠、靜寧李廣酒業、靜寧恒達5家企業2018年被列為國家工信部兩化融合貫標試點企業,其中2018年10月25日,紅峰公司首家順利通過兩化融合貫標認定,獲得由國家工信部核定、中國船級社頒發的《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評定證書》。
崇信發電有限責任公司建成企業工業信息管理平臺,提升和完善了信息管理、廠級監控信息、分散控制、生產過程實時監控及評價、燃料全閉環自動監控、財務管理等系統功能,有效節約了人員成本,切實提高了企業運營水平的目標。
靜寧恒達公司應用金蝶軟件,在生產、銷售、財務、倉儲以及成本控制、質量監控等方面,實現了生產物流、資金流、供應鏈的信息化統一,達到生產、物流、質量、財務成本、財務分析、數據共享、風險預知等方面的一體化管理。
靜寧李廣家酒業公司建成內部管理軟件系統,利用公眾微平臺進行企業營銷動態宣傳,搭建微商城,拓展促銷渠道,增加原糧自動化系統、物聯網窖池測溫系統、李廣家酒防偽及溯源系統、原酒儲存及輸送系統、水處理自動化控制系統、窖泥微生物菌群改良技術、全自動無菌灌裝生產改造技術,建成了具有同行業標準要求的檢測中心、公司技術中心,在生產、管理、銷售等各個環節都實現了數字化、自動化、網絡化,為企業生產運營提升品質。
平涼海螺公司在實現生產線自動化覆蓋的前提下,為進一步提升生成管理的智能化水平,正計劃建設專家診斷系統及智能巡檢系統。
涇川華潤陶瓷公司墻面磚采用3D噴墨打印,推行產品個性化定制;涇川天纖棉業公司、正大飼料公司推廣應用了全自動絡筒機和碼垛機器人等智能生產設備;涇川正大集團75萬只蛋雞應用了智能飼養設備,飼料生產線應用了智能設備全封閉完成配料、加工等;涇川信泰建材4000萬塊煤矸石空心磚從配料、碼培、燒火等環節利用智能化設備全自動完成生產;涇川星鼎公司信息化中心項目正在建設之中。靈臺正宇商品混凝土建成了年產10萬立方米自動化生產線1條,隴藥皇甫謐制藥公司新上全自動包裝生產線1條。崇信新安煤業公司和大柳煤業有限公司建成工業網絡視頻系統和調度室工業大屏、視頻會議、辦公自動化等系統,對煤礦入井人員實行動態管理,監測監控完成市、縣、礦三級聯網。華煤集團本部人員定位、監測監控等安全檢測系統完成升級應用,華亭青松飲片公司生產線實現自動化改造。
下一步重點要在五方面力求突破:一是統籌推進重點行業融合發展。制造行業要推進生產制造設備聯網和智能管控,實現信息技術、互聯網技術與生產技術一體化。新型建材行業要探索生產工藝、生產管理、安全、能耗、污染監控等大數據分析,改造和提升新型建材全產業鏈。消費品行業要推廣以訂單為核心,多品種、小批量、快速靈活柔性生產的組織模式。二是提升重點行業系統解決方案能力。推進制造企業、工業設計企業、信息技術服務企業和互聯網企業協同開展智能制造單元、智能生產線、智能車間、智能工廠建設的技術研發和應用示范,鼓勵開發和推廣精益研發、智能制造、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供應鏈管理等一批面向重點行業、中小企業的系統解決方案。三是加快工業電子商務應用。鼓勵制造企業建設電子商務應用系統,推進物流一體化、貨物運輸多式聯運,試點推廣貨物運輸“電子運單”,逐步解決物流“最后一公里”問題,引導基于供應鏈數據集成和企業數據垂直打通,實現需求響應向規模定制轉變。四是推動制造企業互聯網“雙創”平臺建設。推動華煤、紅峰、虹光、康博絲特、恒達等省級企業技術中心,甘肅省微波電子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甘肅省蒸汽系統凝結水與乏汽回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有條件、有實力的龍頭骨干企業加強與各類創新創業基地、眾創空間、高等學校、科研院所等合作,推動產學研“雙創”資源的深度整合、開放共享和社會化服務。五是加快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步伐。每年推動一批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開展貫標活動,力爭通過5年努力,全市50%以上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引進采用兩化融合管理體系。